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业务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业务动态

聚焦天麻高速(8) | 1996份设计变更书

发布时间:2024-10-14阅读次数:

“我们组织了一个20人的小队,对天麻高速公路全线进行长达1年的地质勘探,并把地勘成果运用到设计优化上,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1996份设计变更,可以堆满我一半办公室。”中交二航局云南天麻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生产副总经理薛涛说道。

天麻高速公路项目起于天宝口岸国门处,像一条巨龙在高山峻岭中向东蜿蜒盘旋,线路全长约53公里,主线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第一纵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麻高速公路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实施,作为工程总承包的“龙头”和“灵魂”,工程设计是决定工程总承包项目成败的最根本因素。中交二航局锚定“做受市场信赖的工程承包商”基本定位,成立总承包项目部,下设三个项目部,施工设计由总承包项目部统一管理。为做实总承包管理,项目团队一进场,总承包项目部经理姚应洪就带领团队及时厘清了建设目标和管理思路,提出“设计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初步设计到手后,姚应洪立即从项目筹备组抽调20人,组成一个地质勘探小队。他们深入杳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翻越崇山峻岭,穿梭于杂草丛生之中,挑战“无路可走”的困境,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近一年的时间,最专业的“画笔”,描绘了彩云之巅壮丽山河的“精密骨架”,为施工图的设计变更打下良好基础。

“天麻高速项目线路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且变化大,涉及深谷跨河流高墩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施工和断裂带地质条件下的长隧道施工,经实地勘探后,我们发现按照初步设计方案施工不仅成本高,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也很大。”薛涛说道。

在施工图设计刚刚开始,总承包项目部就提前介入,主动与设计院交流设计意图、质量标准以及项目团队对于设计方案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最终确定“以路代桥、以桥换隧”设计变更方向,通过更改线路、降低桥梁墩高、压低隧道出入口线位降低施工难度,化解施工风险。经调整后的方案,线路增长245米,桥梁减少了5.6公里,隧道增长了2公里,桥隧比由87.6%减少至80.4%。

面对复杂地质,总承包项目部在设计阶段融入安全风险防控。在阿蚌山段路线,通过方案比选,调整了路线,在初步设计基础上优化了平纵面,提高了行车安全性;面对天保至麻粟坡段下行方向连续下坡,对全线进行了平纵面优化,合理设置纵坡,减缓全线平均纵坡;马鹿塘水库岸边原本设计弃土场,考虑到影响后期运营阶段水库的库岸稳定性,主动将弃土场转移……通过布置不同路基断面形式、全面提高线形安全性、结合地形选择合理的桥梁墩台形式、山区场地条件下变更互通形式,总承包项目部在设计阶段提前介入项目的安全管理,为后续平稳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沿线途经云南省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下兴箐州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益林等区域,沿线植被丰富,施工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间的矛盾突出。如何在设计阶段避让生态红线、耕地红线是总承包项目部必须面对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总承包项目部在设计阶段通过研判隧道“零开挖”进洞方案的可行性,在设计方案中加强隧道洞口围岩支护能力,采用“零开挖进洞方式,最大限度保护隧道洞口周围生态环境;麻粟坡互通初步设计位于南朵村附近,占用农田252亩,占用古树1棵,且侵占现有河道,为减少占用农田,施工图设计方案中将互通移至石门关附近,减少占用农田149亩。总承包项目部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设计与生态环保充分结合,使施工建设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和谐统一。

总承包项目部在设计阶段主动介入,在施工阶段也持续加强设计与施工的协同,形成“设计施工联动、施工驱动设计”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精准对接施工需求,更好服务现场。为保证合理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院选派设计人员入驻项目,针对施工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现场协调和交流,不断优化施工工序,保证工程进度;定期召开施工与设计碰头会,提前解决现场施工与设计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避免后期反复设计变更和施工整改造成的返工。

“设计为了确保合规和安全,在方案上更多考虑完整性从而弱化了可施工性,为了达到设计与施工的统一,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设计优化。”薛涛说道,“面对复杂地形,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和品质,我们加大了投入,如桩基提高入岩深度保证入岩安全;提高隧道地质围岩等级,增加辅助施工措施;将大桥空心薄壁墩改为方形实墩,提高大桥抗压能力……”

为确保工程稳步推进,总承包项目部科学调整工艺工法,保证设计与施工现场的贴合。面对1号梁场场地受限,同一类型的梁长度不同,给制梁台座建设带来的极大困扰,建设团队通过研讨,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型钢台座,能够随意调整台座制梁的长度,保证了天保大桥、曼棍1号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顺利进行;达比河大桥桩基施工期间,由于地处深V峡谷地势区域,施工进度缓慢,通过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人工挖孔+冲击钻”的组合工艺,巧妙解决现场施工难题;面对多座隧道地质为千枚岩,围岩破碎,难以利用的情况,总承包项目部联合设计院开展千枚岩路用施工技术研究,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实现千枚岩二次利用,有效利用隧道弃渣42万立方米。一次次工艺调整,将施工“不可能”转变为“可能”。

巨龙延伸,在设计引擎的推动下,“高质量”“高品质”“生态环保”齐头并进,美丽天麻的画卷徐徐铺展,精彩的二航人建设故事正在讲述。(魏腾飞)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