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各项指标检测全部合格,可以用于生产混凝土。”拿到水质检测报告后,中交二航局广西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帆喜出望外,困扰他数月的“黑水”处理问题终于解决,并且还能为项目创造不少效益。
马道枢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第一梯级枢纽,上下游水位最大高差达到29.6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项目开工就锚定了“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的目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弃渣、废水统一收集处理,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
然而,一场大雨过后,正在开挖的船闸基坑底部突然汇集了大量墨汁一样的“黑水”,打断了原本井井有条的施工节奏。“这些‘黑水’水质复杂,既不能用,又不能排,这可该咋办?”张帆望着基坑,皱起了眉头。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技术专家陈文峰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带领团队到施工现场调研。“‘黑水’的出现与开挖的地层岩性突变有关,我们目前开挖的地层主要为碳质泥岩,这些碳质泥岩遇水就会立即软化,岩石中的含碳黏土矿物溶解到水中,就形成了‘黑水’。”陈文峰左手拿着开挖出的岩石,右手舀起一瓶“黑水”,向团队人员解释。
摸清了“黑水”的成因,陈文峰和团队成员立即着手研究“黑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直接采用过滤净化的水处理技术,把污染物过滤去除,一定能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有团队成员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建议。“过滤净化处理需要采用高精度过滤设备,水质处理成本太高,过滤设备也容易堵塞失效,无法投入生产使用。”陈文峰提出更深层的考虑。技术研发一度陷入僵局。
“‘黑水’其实与豆浆类似,如果我们加入像卤水一样的物质,应该能快速沉淀去除里面溶解的大量黑色细颗粒物质,从而净化水质。这一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率极高。”团队成员万沙提出了这一想法,得到大家广泛赞同。按照这个思路,经过多次试验,一种“黑水”快速絮凝沉降药剂便被研发出来。
“黑水”处理技术有了,但是如何在基坑开挖施工现场实施又成了一道难题。经过市场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市面上并没有能直接应用于本项目现场的水质净化设备,导致辛苦研发出来的药剂难以实际应用。“既然没有合适的设备我们就自己造!”面对难题,陈文峰却更加坚定了决心。
经过多次现场实地踏勘,因地制宜对现有的水质净化设备进行优化和改造,一套采用多级絮凝沉降水质净化处理工艺的设备终于摆在众人眼前。“采用我们这套水质净化工艺处理系统,只需要添加‘黑水’快速絮凝沉降药剂,就能化‘黑水’为‘清水’。”陈文峰自信地向大家介绍。
基坑内的“黑水”经过特制的水处理设备净化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再生水回用标准要求,可用于施工现场混凝土生产、大体积混凝土管冷降温和混凝土养护,实现了“再就业”。
“我们不仅处理好了基坑‘黑水’,避免了环境污染,还节约了大量生产用水,真是一举两得!”看着手中水质检测报告,张帆脸露出了笑容。(冯立辉 夏新星 王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