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精进求索路 炼“刚”铸桥魂

发布时间:2016-11-09阅读次数:
深秋,暖日。
两座高耸入云的“钻石型”主塔魏然屹立于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分明的棱角、流畅的线条、优雅的体态,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是谁手持彩练当空舞?是谁鬼斧神工开天物?
正是如钻石般坚韧执着的沌口长江大桥建设团队——“刚桥旅”。
 
匠心传承,凝心聚力
桥,是中交二航局最亮丽的名片。
上世纪90年代,中交二航局审时度势,抓住交通部投资兴建黄石长江公路大桥的历史性机遇,高起点进军桥梁施工领域,不仅吹响了中交二航局向特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领域进军的集结号,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打响中交二航桥品牌前仆后继。
光阴荏苒,作为中交二航局第一代建桥人、作为项目经理领衔建造14座长江大桥的国内知名建桥专家杨志德,已步入花甲之年,仍为中交二航局建桥事业鞠躬尽瘁,而受其建桥理念影响,不断成长壮大的新一代建桥精英团队,也正为续写中交二航桥品牌砥砺前行。其中,师承杨志德的沌口大桥项目经理徐刚带领的“刚桥旅”,正是这样一支传承中交二航建桥文化、彰显中交二航建桥实力、为中交二航桥品牌可持续发展矢志追求、拼搏奉献的铮铮铁军。
“刚桥旅”的锻造非一日之功。以徐刚为核心的团队成员成长于拥有“神州第一锚”的阳逻长江大桥,成军于建造“世界第一隧道锚”的坝陵河大桥,锤炼于荣获国内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并终以成熟稳健的面貌,代表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最高建桥水平,担负起沌口长江大桥的建设重任。
但与以往不同,沌口长江大桥是中交二航局直接投资和独立承担整桥施工的首座长江大桥,其经济、社会、品牌战略意义重大,在项目筹备阶段召开的党建工作策划会上,中交二航局领导就明确强调:“要将沌口大桥项目团队塑造成一支能征善战、尽善尽美、至高至强的卓越团队。”
此时的“刚桥旅”正经历吸纳骨干力量与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发展阶段,不仅在项目部下设的南接线分部组建了新班底,还先后引进了逾40名大学生。如何使扩张的团队稳步迈向卓越之路,中交二航局沌口大桥项目部书记李潜军一语中的:“拥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而凝聚“刚桥旅”的思想纽带,正是团队成员共同秉承的匠心之道——注重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到精益求精。
“这源于徐经理极其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项目管理精细化、标准化的注重与坚持。”与徐刚共事逾十年的项目部副书记田春华深有体会。
因此,在沌口大桥项目部,即使刚入职的大学生也会强烈感受到项目管理的高标准、严要求。入职两年的梅沛文至今仍清晰记得:“入职之初,徐经理就对我们技术人员提出‘四能’要求——要能想、能说、能写、能干。”南接线支部书记张伟则认为,正是由于作风扎实、讲求精细的团队文化基因不断传承,才使得南接线分部团队迅速融入“刚桥旅”的价值观体系,与整个项目团队顺利度过磨合期,迅速实现了总分模式的同频共振。
“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与使命”,李潜军语气坚定,“在‘建国优工程,创投资品牌’的总体目标下,把沌口长江大桥打造成‘全国交通行业典型示范工程’和中交特大桥投资品牌。”
正是同心同向汇智聚力,使强调前瞻谋划的项目质量技术管理大纲、严格过程管控的精细化管理“72张表格”等卓有成效的管理举措得以传承发扬,成为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善事利器,成为让目标可衡量、职责更明晰、过程更高效、风险更受控的匠心之道,成为 “刚桥旅”在沌口长江大桥建功立业的精准矢量。
 
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
在沌口大桥项目部第一次生产调度会上,徐刚分享了文章—《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他说:“我们不要以为凭借着老一套,就可以一劳永逸。不思改变,没有创新,我们最终会跟不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管我们曾经有多少光环,有多少名头,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那我们离成功将始终遥不可及……我们需要改变。”
“可以看出,徐经理十分强调团队的创新意识,他经常要求我们在每一个细节都尝试求变与创新。”南岸分部总工罗航如是说。
原来,在混凝土梁现浇施工中,通常采用满堂支架法,但该方法存在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等诸多弊端。鉴于此,徐刚带领技术骨干探讨创新方案,并提出装配化施工概念,参与装配式支架设计的罗航对此深有感触,“装配式支架采用法兰连接,减少了现场焊接,支架构件还可以周转利用,既绿色环保,又节省了人力、设备、用电成本,更重要的是,类似这样一次次抓细节求创新的实践,使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正是在打破成规、寻求突破的创新思维引领下,项目部的技术骨干们以“徐刚创新工作室”为阵地,针对大桥特点、难点开展课题攻关,对诸如主墩深水基础施工、超宽连续箱梁大型移动模架设备应用、钢箱梁部分顶板的U肋内焊新技术应用的深入研究,一刻也未曾停歇。而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基建领域初露锋芒和大有作为的应用前景,项目技术力量积极投入到基于BIM进行项目集成管理的应用探索中,为项目管理创造价值的同时,更成为团队坚实有力的技术后盾。
2016年5月,中交二航局沌口大桥项目部召开中期策划会,一项针对BOT+EPC模式下的项目管理新举措提上议程——成立总承包管理部。
原来,作为总承包的沌口大桥项目部所涉及的专业分包管理项目多达26项,尤其合同额最大的钢结构制造及安装专业分包,涉及到全线47352吨钢结构,对项目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影响不可小觑,必须提前谋划,专项管理,确保履约质量,才能保障项目建设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于是,总承包管理部针对各专项管理设置管理组,并对应配置专业管理工程师与工程顾问,这些来自项目团队的专业人才,迅速投入到专业分包商务谈判、场外专业分包调研,建立沟通对接机制等各项工作中。
南接线分部总工张天文曾任总承包管理部副经理,在他看来,管理部的成立是一项深谋远虑的决策:“部门的成立打开了PPP投资项目专业分包管理的新思路,更为我们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提供了用武之地。”
如何按照合同条款对分包单位进行约束?如何建立多方有效沟通渠道与分级对接机制?如何对节点目标与过程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如何及时高效解决各种专业问题?对于张天文而言,还有更多统筹管理协调工作:“最重要的是,应对这些艰巨的挑战,让整个团队形成了专业分包管理的思想。”在总承包管理部的历练,使张天文受益匪浅,“各项专业分包的管理既有通用性,又有其特殊性。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会针对每项专业分包,在各个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团队工作理念在标杆超越中也得到充分实践。
“徐经理反复强调,不要自以为是、坐井观天,要走出去,放眼量,向同行学习,向对手学习,不断挖掘潜能,实现自我突破。”项目总工张延河表示,徐刚经理曾多次亲自带队,组织项目技术骨干、管理干部到成贵铁路学梁场建设、到港珠澳大桥学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到沪通大桥学现场标准化施工、文明施工……
罗航清晰地记得,当时沌口大桥全线桩基大面积开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非常大,“徐经理要求项目构造物都必须是内外兼修的精品,于是,他组织大家去沪通大桥现场观摩,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借石攻玉。”
当时,沪通大桥通过在承台周边放置沙袋,在整个承台铺满细沙的方式,来保证上方施工对承台表面不产生污染或破坏,这一举措令罗航印象深刻,“还有现场的钢栈桥布置、模板外观控制、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布置……我们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
“走出去,不仅让参与学习交流的人得到有效提升,他们回来后,还会通过经验集成,将学习成果传递给每一位技术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实现团队能力的整体提升。”田春华这样评价对标管理效果。
“我们的团队建设目标正在求变与创新中不断实现”,李潜军表示,“打造中坚力量,促成裂变效应,使三个支部形成三支作风扎实、技术过硬、能独立完成特大型桥梁施工任务的建桥团队。”
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在沌口大桥项目的沃土播种创新,“刚桥旅”将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琢玉成器,助梦远行
2014年7月14日,刚从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怀揣“在祖国江河湖海上建桥,留下自己点滴痕迹”梦想的罗长维,成为沌口长江大桥建设团队的一员。
他与同校师弟郑宗昊一同被分配到大桥南岸分部4号主墩工区,“这是我人生的‘桥塔’,我的梦想就在这里起飞!”
武汉的盛夏,骄阳似火,办公室的同事调侃他们:“要不了多久,你们都会跟你们的师傅一样黑咯!”郑宗昊毫不在乎地回应:“我已经做好做一个黑人的准备了!”小罗也暗下决心,要甩开膀子踏踏实实地干,让目标找准起跑线,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迅速投入主墩工区的小罗主要负责前场施工技术管理,“才来的时候,对很多东西都不熟悉,感觉现场实际和书本所学的差距很大。”但分部经理杜俊对他充满信心:“小罗是已经打好底的油画,只需稍微勾勒,就可以成为一张世界名画。”
小罗的师傅——4号主墩工区经理于东却很严格,师徒结对,要求先行:能吃苦,多动手,擅思考,讲团结。
于东的严格不无道理:“你只有实践过、研究过,才不是纸上谈兵的指挥家,才能做一个明白人;一个团队,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像攥紧的拳头,打出去有力气。”
于东曾在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墩工区从技术员起步,做到上部结构施工副经理,当年带他的师傅就是杜俊。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泵管堵了,杜总和我们一起,手套一戴,扳手一拎,就和工人们一起解决问题。”
小罗理解师傅的良苦用心:“严格要求对青年员工是好事,端正了态度,也养好了习惯。”他也在实践中用心领悟,“比如进行结构计算,在课本上都是数字概念,对力学没有直观感受,但工作后,这些计算都要用于现场,这就和课本知识有了相互印证,那种喜悦、那种顾虑和疑惑的消除、那种对施工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提升,感受特别深。”
小罗还从工区副经理马文兵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马文兵是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建桥明星”,沌口长江大桥是他参建的第六座世界级桥梁,经验丰富的他,在工区技术员眼中是“万能”马哥,“他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强,设备、起重、施工用电……他都会,技术非常全面,只要我肯学,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工区的标语——“让我们在主墩燃烧火一样的青春”更是激励着小罗:“干这个主墩就是要特别能吃苦,特别有责任心。”小罗也在时刻践行自己的初心,对钢围堰焊缝质量进行检查时,他在20多米高的舱内爬上爬下,逐一查看每条焊缝的焊接质量,苦和累都默默埋在心底……
但小罗也曾一度觉得,干工程真的太苦。
那是2015年初,主墩桩基施工阶段。受溶洞、岩溶裂隙等恶劣复杂地质影响,施工过程中曾一度出现大面积串孔、漏浆、塌孔现象,工程推进异常艰难。“大年29的晚上,我们完成二次清孔后,准备马上浇筑27号桩”,小罗站在大料斗上瑟瑟发抖,感觉整个人都要倒了,“本来地质很复杂,随时可能塌孔或发生其他意想不到的状况,每个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但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孔底突然出现沉渣。“情况很突然,大家赶紧停下。”清孔、观察、再观察……“直到大年30凌晨3点多,浇筑重新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午将近11点。”小罗当时感到“真累,想家。”
但并肩作战的师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语,让小罗强烈感受到团队共克时艰的力量:“一根桩折腾了两天三夜……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值了!值了!”
2016年6月,中塔柱即将合龙时,小罗调任项目工程部长。
从一个工点到管控全线,小罗不是没有压力:“领导对我有信心,我也要相信自己。” 同事的鼓励、领导的支持,一个月的自我调适,“我感到眼界、想问题的高度、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入职两年,小罗依然记得毕业前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小罗,勇敢向前,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希望再次见到你时,你已真正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他更清楚地记得,当年与两眼噙满泪水的母亲道别时,母亲质朴的话语:“儿啊,到了工作的地方,要多向领导、师傅们学习,别好高骛远,要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小罗很感谢自己不忘初衷的专注与坚持,他更感恩于项目上每一个人都是导师、每一件事都是历练、每一个平台都是机遇。
“项目党组织一直致力于将沌口大桥项目打造成桥梁人才培育基地”,李潜军书记信心满满,“项目青年员工占全体职工的74%,他们在岗位上逐步成长,有些迅速成为中层骨干,在经过1至4年的磨砺后,定会成为“刚桥旅”的中流砥柱,成为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不可多得的建桥主力军。”
 传承与发扬、创新与突破、培育与历练,“刚桥旅”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成就卓越铁军,荣耀中交二航局“桥品牌”!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