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茂胜,男,46岁,一公司巡司河项目安全总监。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干过电焊、工长、安全总监等多个岗位,参建了多个码头,以及三礁港大桥、海南项目、巡司河项目等具有影响力的大项目,是扎根一线、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骨干。
从1月31日开始,他一直奋战在抗疫建设一线,连续工作18天,每天奋战14个小时以上,全力参与“火眼”实验室和日海方舱医院建设。
请战一线,用行动守护第二故乡
到一线抗击新冠肺炎,是冯茂胜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成为一公司首个报名参加抗击肺炎应急突击队的非党员同志,并非偶然。
对冯茂胜而言,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安家落户了20余年。1月23日,武汉市实行“封城”。眼见这座城市被疫情缠绕,笼罩着悲剧的色彩,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封城”在家,网络上轰炸的最新疫情消息与现实中不合时宜的平静形成了强烈反差。“但凡能做点什么,都比待在家里啥都做不了强。”冯茂胜坐不住了。深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终拍醒了妻子,坚决地说道:“我想加入志愿大军,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正当他准备行动时,公司党委发出号召,要成立党员抗击肺炎预备突击队。他一阵欣喜,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名。“书记,我虽然还不是党员,但我一样能上前线,保证能完成任务!”
1月30日晚上9点,他接到出发的指令;1月31日早上,他奔赴前往“火眼”实验室建设现场。他坚信,在熟知的建设一线,他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
持续作战,为抗疫赢得宝贵时间
“我们早点建成‘火眼’实验室,就能检测更多的核酸试剂;早点建成方舱医院,就能提供更多就医床位。”在冯茂胜看来,这次的抢险建设,不仅是完成工作,更是为抗疫赢得宝贵时间。
“火眼”实验室精密设备众多,对电路要求特别高。整个实验室约为2000多平方,分为东西两区,光房间就有26间,每个房间的照明回路和电源回路都分开,总计52个回路。此外,还有众多设备的电源回路。这么多回路最终必须与端口的独立控制开关一一准确对应,才能确保每个回路都能通电。一旦出错,试错就要花费大把时间。负责现场管理的他,一点都不敢疏忽,为了避免出错,他紧盯工人干活,确保电线铺设紧张有序,最大限度节约调试时间。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实验室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运行不畅进行查错。实验室东西两区各装有6套热泵机组,用于抽气,形成严苛的“负压”环境,以杜绝实验过程中传染因子外泄的重大隐患。然而,起初试运行时,每个区总有2台热泵机组运行不顺。现场技术工人反复查找,都找不出问题所在。冯茂胜带着技术工人和厂家安装人员爬高踩低,从各个角落进行检查,花了整整一天,终于检查出了症结:一是外接电源电压过高,二是设计图纸中配备的电源开关额定电流偏小。通过调试变压器和更换合适的电源开关,最终保障了热泵机组的平稳运行。
2月8日,在完成“火眼”实验室的收尾工作后,冯茂胜又随团队驰援日海方舱医院建设。这一次,留给他们的任务是1.7万平方米,1400个床位的水电施工。
水电组和木工组是同步推进。木工组根据设计图纸将方舱隔成70多个小仓,机电组就在隔好后的小仓里铺设水电。相对于“火眼”实验室的个性化电路铺设,方舱医院更趋于标准化配备,难度较低,但工程量大,时间更紧。每个仓设有照明和电源2个回路,两侧设空调路线,并设有2台饮用水热水器和4盏夜灯,每张床位须配备2个电源插座,两张床中间设置1盏照明灯。光这些,工人们就得安装近3000个电源插座、700多盏照明灯、300来盏夜灯和140多台热水器。施工最高峰时,70多个工人分部在不同的小仓里同时施工,冯茂胜必须在几千平米区域内巡回监督指导,一天下来,步数至少突破3万。
使命在身,随时准备再赴一线
自2月17日完成日海方舱的水电施工,冯茂胜就和部分建设者在酒店休整隔离。
谈及本次参与建设的感受,冯茂胜认为,大家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决心让他感到震撼。因为时间紧急,材料紧缺和物资匮乏,建设过程中的确存在各种难题。但是,从管理者到工人,几百号人物,没有谁有过一句怨言,而是尽量克服,尽力做好。早餐和宵夜物资匮乏,大家就硬着头皮,连续十几天只啃方便面和面包,保证充足体力;工作时间长,大家就有效利用午饭时间,迅速扒完盒饭,尽量休息一会;现场临时增加设备用电,就紧急使用现有材料确保通电,后续再重新走线;为了按时完成施工任务,24小时通宵达旦拼力奋战。在所有建设者的努力下,2月5日下午,“火眼”实验室交付使用;2月20日,日海方舱医院正式完工。
“就凭这股拧成一条绳的力量,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按时交付方舱医院的那一刻,我真心觉得,我们就是英雄,武汉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冯茂胜说道。
“如果后面还有建设任务,你还愿意上一线吗?”笔者问道。
“我肯定愿意!时刻准备着!”他坚定地回答。
事实上,冯茂胜从小就有“英雄”情结,投身建筑行业,走南闯北,建桥修路,筑港固堤,就是他参与改变世界的最好方式。同样,抗疫,更是一种自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