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纪鹏,是马鞍岛建设者中年轻而又普通的一员,在他第一次爬上高40米的1号桥塔吊时,就告诉自己,要学会不断突破自己。
作为1997年出生的小伙子,尽管他入职刚满一年,却已是中山管廊项目一工区以及党员示范岗设备管理的主力军。马鞍岛未来大道综合管廊施工现场分布着的上百台设备,从进场验收到运营维护的全过程中,每一次调试、每一次功效分析、每一次台账统计,对“95”后的吴纪鹏来说,再熟悉不过。在同事眼里,他俨然成为马鞍岛上的设备大管家。
“不能等到设备出隐患了,再想办法进行维修,这样就太被动了,对现场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我们一般也是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对设备做隐患排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产的影响。”谈起自己的工作,吴纪鹏总是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老成。
2019年的第四季度,对于吴纪鹏设备管理工作的认知无疑是重要的改变,中山管廊项目正值大干时期,项目现场设备流动频繁、种类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设备安全管理压力大。此时项目副经理提出设备管理要尝试开展“四化”工作,管理经验尚处“空白”的吴纪鹏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对象。
设备管理人手紧缺,吴纪鹏日常都要参与到机械设备班组周检、月检甚至交叉检查。现场设备专业知识有限和管理经验不足一度让年轻的小伙对一线心生畏惧。为不断提升自己,一名弱电专业的学生开始寻求突破,通过规范的学习和现场的积累,不到半年就考取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并将自己考证经历作为示范分享给作业工人,鼓励其参与培训考证。截止目前项目电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也逐渐打造出项目部专业化的设备队伍。
项目部走廊通道墙上布置了“设备运转动态表”,吴纪鹏每天现场检查回来就抽空将维护保养时间、修理细节、预期检查时间等详细标示,成为项目施工生产中设备故障快速分析决策的“活地图”。把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理念延续了下来,这样的坚持,也让吴纪鹏与设备建立了感情。
疫情以来,吴纪鹏作为党员突击队的一员,承担的工作也更多了,他也第一次接触到新的设备——数控钢筋弯箍机。4月份,项目部钢筋加工厂一台数控钢筋弯箍机损坏,该弯箍机对项目的生产推进起着重要作用,报修工作刻不容缓,但疫情期间严控外来人员,厂家维修也来不及。自主检测后发现是伺服器损坏,且找专业厂家进行维修比自行购买元器件组装费用高出近1倍。
设备部研究后决定采购新的伺服驱动器自行安装,却发现这已经是十年前的设备了,新的伺服驱动器与旧的伺服驱动器连接器端口不同。吴纪鹏在经验丰富的老同事指导下,对连接线路进行了梳理研究,他们将新的连接器与旧的线路焊接起来,成功完成了新旧伺服驱动器线路的改造。刚开始由于PLC短接片连接错误,导致设备再次故障,吴纪鹏通过查阅资料并同厂家进行远程视频交流,最终排除故障,修好了项目部数控钢筋弯箍机,第一时间保障了项目复工生产的需求。
今年,中山管廊项目部以“334”工程推进实施为契机,对设备也启动数字化管理,利用第三方平台应用了“智慧用电”系统。年轻、爱钻研信息化产品的吴纪鹏被委以重任,负责软件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该系统通过电箱的硬件设备和线上软件平台相结合,对现场的安全用电起到了重要的监管作用,通过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用电状况,及时排除用电隐患。日常工作中,吴纪鹏要对发现的火警、预警、故障等情况进行跟踪并及时上报,对每月的安全报告进行总结分析并列出报告台账,保障了现场生产用电的稳定,也让项目部设备管理“四化”的理念初显成效。(邱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