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小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我们和孩子都喜欢的书籍,在我们家庭看来,带着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品诵经典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阅读总是充满着奇妙的能力,能让风景跃然纸上,让心灵得以释放,让灵魂获得自由,让生活充满希望,也能书写着诗和远方。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开卷有益,读书怡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孩子对读书的热爱,是从幼儿园开始显现出来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遍天下书”,孩子在幼儿园时逐渐积累识字量,开始能懵懵懂懂地独自看一些漫画书,对有兴趣的故事书,也会主动让家人读给她听。
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和她一起读书的时候,都会注意用手指着书中一行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帮助她认识里面的汉字。当讲到个别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汉字,我们会展开告诉她这个字背后的故事。
我们一起读“楚王问鼎”的故事,会跟孩子强调,“鼎”这个字的发音是“dǐng”,最初的时候“鼎”是由陶土制成的,是一种炊具。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青铜来造“鼎”,“鼎”也逐渐成了用于祭祀的礼器。当时的鼎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拥有,是权利和权威的象征。后来,“鼎”字被引申出了“政权、权威、显赫”的含义,例如成语:三足鼎立、大名鼎鼎。“楚王问鼎”的故事讲的是:楚庄王问鼎,其意不在鼎而在天下。后来,楚庄王自知还没有取代周天子的实力,就带着大军灰溜溜地离去了。
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学校为了老师和同学的安全,开设了网课。疫情期间是个难得的亲子共处时机,恰逢中国诗词大会热播,青少年儿童广泛关注。于是,我和孩子爸爸想到引导孩子学古诗,传承深厚的中国文化。我选取了《唐诗三百首》和她一起读,但与我想象中不同的是,孩子对读古诗的兴趣并不像看诗词大会的兴趣那么浓厚,书本上单调的诗句和诗词释义甚至让孩子不愿意阅读与唐诗相关的书。这对于我们家一直以来热爱阅读的孩子来说,可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
正当我发愁的时候,一天,我在广州智慧阅读APP上进行阅读打卡,突然发现有同学正在津津有味得阅读《笑背古诗》。看到同学读得那么开心,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买了一套。这套书把诗人知识、诗歌技法、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等通过夸张、幽默、风趣的漫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孩子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对这套书是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孩子喜欢上古诗后,我们便开始和她共同品味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漫步诗海,那一首首古诗,谱出的是锦绣山川、离愁别绪、时代乐章……我们仿佛在和白居易一起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之活力,和杨万里一起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之绚烂,和刘禹锡一起品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之昂扬,和岑参一起饱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之壮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阅读的范围愈加广泛,在亲子共读的时光里,我们从追寻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到探索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从寻幽远古的黄河古道,到漫步逶迤的长江堤岸,我们与书中的人物一起赏花、听雨、观海、望云……
阅读就像与智者对话,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汲取养分,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同时感受厚重的中国文化。阅读让孩子认识了宇宙的苍茫,感受到时代的脉搏。那一页页飘香的书页,好似一缕缕春日的斜阳,温暖了我们一起阅读的快乐时光。(赵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