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当天的现场数据后,看看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已经23点。
刚刚下了一场暴雨,空气是潮湿的,风吹过来,是暖的。
窗外,鸭子、青蛙和蟋蟀叫个不停。有些疲惫,却没有睡意。推开房门,门前的空地上已出现了积水。
吃晚饭的时候看了会儿新闻,今年全国雨水较多,这次降水导致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洪涝灾害,这中间也包括我的家乡麻城。
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许多村镇受灾信息,我给家里去了电话。今年雨季来得太早,家里的屋顶还没来得及修整,屋子里有些地方漏水。
离开家,每年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时候。为了有个好收成,村里人都会冒着大雨去给稻田排水,母亲也会去。每每这时,总会去个电话,嘱咐他们下雨的时候不要去,太危险,等下完了再去看。因为担心稻田被大水冲出缺口,他们通畅挂断电话就冒雨去防护。
项目部门口的旗帜被风吹的啪啦响,绳子撞击着旗杆,像下课铃。这样的场景在虎门二桥工地十分常见。
作为二航局技术中心的一名驻项目实习员工,已在虎门二桥项目实习了快一年。这一年里,我谨遵老师常说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教诲,一边学、一边干,虽然还是实习阶段,但在工作上从没把自己当实习生看。
在虎门二桥,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做好3659榀节段梁的短线法监控。初到项目那会儿,我对短线法监控的认知很少,这一施工工艺对我来说是陌生的。
在项目上,巫兴发是技术中心为我选定的师傅。为了更快进入工作角色,我主动请求师傅多给帮助。
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短线法的基本理论和现场工艺流程;每当有不理解的地方,独自一人骑上自行车,迅速前往预制厂,和现场的工人们聊聊、看看,成了我在虎门二桥的工作常态。这样的日子,我从未觉得枯燥,反而因为学有所获,过得特别地充实。
进入2016年,项目开始进入引桥安装阶段。
虽然之前看过很多安装方案,但是每到箱梁安装时,我总会爬上桥看看。不为别的,只为体会一下现场工人的辛苦,看看他们每一道工序的操作。
有时候,早上上去,中午和工人们在一起,在梁上吃着项目部打包送来的饭菜,稍作休息后,接着干活。
广州的太阳每天都很火辣,工人师傅们为了防晒,都穿长袖。高温天气,一身衣服很快就能湿透。
虎门二桥S3标项目部位于珠江口的一个江心岛上,岛上交通不是很便利,居民们的生活节奏非常慢。项目部的兄弟们大多来自重庆,在这里,他们的生活并不乏味,喜欢篮球的都会打两场,还有羽毛球和乒乓球,而跑步则是普爱性项目。
每天晚饭后,沿着环岛公路跑几公里,看着天边的夕阳倒映在江水,吹着东南方微微带有点咸味的海风,汗水流了出来,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风变大了,从门口朝大沙水道桥东塔望去,塔上昏黄的灯光依然亮着。每天,看着它一点一点的升高,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
这一年,感触很多,用心才能成长,是我最大的体会。(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