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玫瑰般绚丽,如腊梅般坚韧;她情系桥梁,醉心混凝土事业,二十载芳华换天堑变通途。她在性别比例并不平衡的工程领域,让一股“巾帼力量”幻化出绚丽的花朵,收获丰硕的果实。
她是屠柳青,中交二航局高性能混凝土及建筑环保新材料首席专家、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混凝土技术领域沉淀二十余载,她在跨海桥梁混凝土长寿命化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控裂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建树丰硕:曾先后为数十座国内外重大桥梁建设攻克技术难关,曾任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心试验室主任。她荣誉等身,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交通部规范一本,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项,曾被评中交二航局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
桥之路
滔滔长江边长大的她,注定与桥有着不解之缘。1996年,屠柳青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材料学毕业进入中交武汉港湾院工作,从事混凝土技术及新材料研究工作。
她心无旁骛、醉心混凝土事业,一干就是二十余载。从参与第一座桥梁——江阴长江大桥起,到如今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厦漳跨海大桥、马来西亚槟城二桥、港珠澳大桥……每一座桥梁都留下了她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脚印。由她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成功解决了跨海桥梁建设中遇到的混凝土技术难题,让一座座桥梁健康、耐久地屹立在江海之上。在男性主导的路桥建设领域,屠柳青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成长为享誉行业的技术专家。
“你们是解决混凝土问题的首席专家!”
在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工程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试验墩身刚刚拆模就出现不少细微裂缝,项目部召集外国专家组一同“诊脉”,却依然找不到造成开裂的“真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项目总工打通了具有专业裂缝控制技术的武港院混凝土首席专家团队屠柳青的电话,希望提供技术支援。
屠柳青带领技术团队飞越大半个地球,第三天就出现在了蒙内铁路施工现场。在对墩身情况进行仔细勘验后,迅速进行数据监测和试验分析。在现场,作为混凝土骨料之一的多孔结构石子引起了屠柳青的注意。“有可能就是这种当地才有的特殊材料,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的‘水土不服’,不妨从这个角度切入,看能否有什么发现。”果然,通过细致的分析,大家发现,该材料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常规掺量的外加剂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加剧了结构表面水分和热量的快速散失,“雪上加霜”。
病因探明,团队便着手“开药方”。“一替、一换、一控”,大家将当批多孔石子替换掉;换用抗吸附、凝结时间较长的外加剂产品;重新优化温控方案,制定了详细有效的现场混凝土温控措施。此时,质疑声在项目现场响起。“同时满足抗吸附和缓凝,短时间内这样的外加剂能配出来么?”一位上年纪的外籍咨工将信将疑。
“咱们用行动说话!”屠柳青和团队成员们一头扎进了试验室,利用从国内带来的外加剂小样,进行反复试验,增强外加剂对地材和温度的适应性。短短几天时间,为当地原材料“量身定制”的外加剂产品就调配而出,大家不敢懈怠,立马应用到新浇筑的试验墩中。
伴随着新产品、新措施的投用,“量身定制”的全套体系果然起到了作用,第二批试验墩混凝土表面如肌肤般光滑。“说你们是解决混凝土问题的‘首席专家’,还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项目副总工不禁为这支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让120年,从梦想变为现实
港珠澳大桥,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工程,沉管深埋海底达40米、单节长达180米、重达7万多吨,高强度等级大体积混凝土、全断面浇筑施工,氯盐腐蚀环境,12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这比肩中型航母的庞然大物对混凝土温控防裂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做为行业技术专家,重担落在了屠柳青肩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国内缺乏可借鉴资料,她便放眼全球,综合分析研究国外类似工程经验,在一次次彻夜不眠中不断优化配合比设计;她奔波在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试验站和桂山岛试验站间,在风雨无阻的坚持中不断完善沉管混凝土温控防裂方案。
寒暑交替,不懈的努力迎来了可喜的回报。一套涵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原材料优选、冰水预冷、喷雾养护、动态监控的技术方案终于顺利出炉。她带领研发团队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入手,成功解决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预制管节混凝土温控防裂难题,确保了氯盐侵蚀下、超长、深埋沉管隧道混凝土达到120使用寿命要求。如今,港珠澳大桥已建成通车,成为伶仃洋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深厚的积淀,使屠柳青逐渐成为了中国交建新材料板块的领军人物。在她的带领下,一支人才济济、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迅速成长,又肩负起多个国内外重点工程的重任。在她的引领下,一条涵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新材料产业链方兴未艾。
二十余载,她情牵桥梁、心系事业,用芳芬年华换天堑变通途;她初心不改,激情依旧,在时代的大潮中,书写了一个建桥人平凡而又生动的故事。在桥梁建设领域,她巾帼不让须眉,尽显女性风采。这股“巾帼力量”,将源源不断地注入国家基建行业的发展血脉中,连绵不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