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党建工作

航四青年

党建工作>航四青年

匠心雕琢地下“镜面”迷宫

发布时间:2024-10-25阅读次数:

9月,广西的十万大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群山深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马道枢纽施工现场工人忙碌、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炎炎烈日下,中交二航局马道枢纽项目常务副总工沈立龙带着质检部同事,正用卷尺和塞尺对刚刚收过面的输水廊道进行平整度测量。“平整度偏差若能保持在3毫米要求以内,就对得起大家这些天的辛苦了。”虽然对团队的施工技术充满信心,可改进方案第一次实际应用,大家心中不免也有所担心。

马道枢纽是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主要通航建筑物是双线船闸,而输水廊道的作用则是通过灌水和泄水来调节船闸闸室内外水位差,保证船舶顺利通过。马道枢纽的输水廊道具有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断面尺寸大、异形截面多等特点,整个廊道宛若一座巨大的“地下迷宫”。

输水廊道是船闸枢纽调水的核心,廊道表面若是凹凸不平,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使用寿命,所以输水廊道表面平整度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而行业规范要求的平整度是10毫米。如何建造出满足规范要求的10毫米平整度的廊道,是项目部需要首先攻克的难题。

在项目组的团结协作下,10毫米的平整度很快被攻克,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平陆运河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运河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设单位提出了3毫米的平整度指标,以实现打造优质工程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考虑到10毫米到3毫米的技术难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姚平马上组织项目团队开展研讨,共同研究解决办法。“3毫米的平整度,那应该就和‘镜面’差不多了。”“常规施工技术措施达不到要求!”“需要在后期的收面下功夫。”会议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先例,那就创造先例。”姚平总结道。“我们可以先搭建一个标尺,控制浇筑面高程。”

很快,按照此想法,一种“门”字型的轨道标尺被设计出来,标尺被固定于顶层钢筋网的轨道上,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面与“门”字型标尺底部齐平。“有了这条轨道,相信精度一定能再次提高。”姚平和团队成员都很期待。

试验的当天,姚平和沈立龙早早来到现场,亲手进行收面后的平整度测量工作。测量完,姚平有些失望:“轨道标尺有作用,但离3毫米的标准还差不少,结果并不理想。”

但两人并没有气馁,白天在现场忙碌,不仅向行业专家请教,还多次与现场工人讨论,晚上则熬夜查文献、做计算,期间通过多次讨论,心中渐渐有了把握。姚平再次组织团队召开技术讨论会议,会上沈立龙向大家介绍道:“水利工程中泄洪洞也对施工的平整度有很高要求,这段时间我学习了不少泄洪洞的施工技术,其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沈立龙与大家交流了泄洪洞施工关键技术,随后大家讨论形成共识,在原先的工序中又加入了“振”和“填”两道工序。至此,一种用于提高船闸输水廊道平整度的施工工艺诞生了。

由于共有“振”“填”“搓”“抹”“收”五道工序,大家亲切地将它叫做“五步法”。为了验证这套施工方法的有效性,项目团队又进行了多次试验,质检部部长冯雁麟参与其中,亲自测量,多次试验均成功将输水廊道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实验过程中,团队收集了大量数据,明确了每道工序的施工时机和操作要点。

一周后的浇筑现场,沈立龙对着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向工人示范着“五步法”的操作要求,“轨道标尺拆除后会留下痕迹,大家一定要在混凝土振捣后就对之前放置轨道的区域进行填平处理。”“最后一定要人工收光,消除之前的抹刀刀痕,这样的混凝土面会更光洁。”

如今的输水廊道整平现场,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在“五步法”的帮助下,一段段平整度偏差在3毫米以内的输水廊道如流水车间加工般被“生产”出来,远远望去,白色的混凝土好似镜面一般“贴”在廊道的结构内。站在繁忙有序的施工现场,沈立龙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对如约完成施工指标信心满满。(赵阳、张磊、杨怀鹏)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