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党建工作

航四青年

党建工作>航四青年

青春的影子扎根在这片土地

发布时间:2024-10-17阅读次数:

如何定义我的青春?从高中到大学,从学生到员工,从踏入中交集团,成为中交一分子的那一刻起,我的青春便与这里紧密联系起来。在去往项目部的途中,我幻想了未来的无数种可能,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追逐一场不想被定义的青春。


少亿点“班味”的办公室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650,是我一天的开始。这里我好像彻底改变了睡懒觉的习惯。其实我是个需要花时间去适应环境的人,然而所在的部门——综合办公室,给了我一份独有的亲近感。

“你这个‘班味’有点重了!”

“我们办公室的氛围很轻松友好的。”

“都是年轻人,不要拘束……”

师傅和我打趣道。这样的开局似乎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那一刻我很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办公室呢?上岗前我对综合办的理解是严肃、繁琐而枯燥的,但这里给我一种“年轻化”的办公氛围,可以说00后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去“班味er”就是第一个适应点。感觉像回到了大学时在学工办值班的日子,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也会闲暇之余聊生活、讲趣事、开玩笑,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就像家人一样。

少一点“班味”,工作可一点也不含糊。作为项目一线的保障,综合办是一个中心枢纽的存在,文件收发、物资领取、车辆派发、签字盖章、后勤安排、问题反馈……和项目部所有员工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需要认识每一位员工,记得多线的工作流程,更要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探新路、学真知、补短板、强本领。如果说刚毕业时还看不太清未来的路,如浮萍在长河中顺水而行,那么现在的我已找到了前进的阶梯,并不断把青春蓝图描出细节、补上色彩。

记得临行前父亲嘱托:“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去基层、去一线好好历练,学好一身本领,要沉得下、耐得住,在一个岗位扎根。”

成长过程中,人们总是在接触新事物,接纳新知识,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自主性和驱动力。“新闻学就是‘杂学’,但要成为‘杂学’的小专家。要牢记严谨性、真实性,只有了解透彻,写出来的内容才让人信服。”大学期间老师们经常教导我们。一日完成尽力事,未必更思明日新。真正接触到工作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其中的奥秘。


一次次实操学来的真东西

不久前,和师傅去梁场采访的经历仍记忆犹新。秉持着新闻实践的经验,在去之前,我自信于做了比较充足的功课,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报道资料,查阅了梁场的相关概念,把采访提纲都一一列了出来,有一种知识源源不断涌入脑子的感觉。

但面对项目副经理、梁场场长彭宗旺的时候,作为职场小白的我依然紧张到不知道说什么好。师傅告诉我,之所以把彭经理作为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正是因为他的健谈和随和,不会有很大压力。

事实证明,师傅的选择是对的。整个采访彭经理侃侃而谈,对问题也是对答如流。相较而言,我的局促就显得更明显了。作为一个“初上战场”的小士兵,我总会向身边的师傅投以求助的目光,就像抓住精神支柱一般。

我的师傅综合办主任杨凡,会在采访中见缝插针地缓和气氛,解释提到过的专有名词、术语,也会提醒我哪些是重点可以记录,引导我把采访内容巧妙地与项目特色制度结合起来。他更像是一个大哥哥带我慢慢了解工作,及时给予我鼓励,也给了我试错的底气。“放心问,把你想了解的都了解下,如果有未涉及到的,我会补充提问。”前路漫漫,有师傅做徒弟的靠山,徒弟可以放心探路,我想这就是公司实行“导师带徒”的用心吧。

“空闲时可以多看看集团和公司公众号的文章,学习前辈的行文思路,研读《求是》文章以及各项制度文件,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多看多写,这样能学到不少东西。”上班第一天,师傅就这样跟我说过。只是没想到考验来得这么迅速。

那天师傅让我试着写一个战略规划有关的较宏大主题的文章,需要言简意赅但又要“直击中心”。为此我搜集了一些官网的介绍,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不了解怎么写这类稿件,不清楚哪些内容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与主题内容无关的。没有经验加上对项目具体情况不熟悉,所以最后效果不尽人意。后来师傅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点,这也让我知道了努力方向。“只要慢慢学习积累,以后挑战这种‘附加题’,一定会成功的。”

哪些表述不合适,哪些内容要省掉,哪些方法可以强化主题,哪些细节还需要注意,为什么这个稿子要这样构思?为什么这个照片要这样构图?为什么这个工作要这样分工?我在一个个“为什么”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自己,以面对未来更多的考验……


去现场学习的有心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我修行的旅途中还需要锤炼看家本领。一个工程的稳步推进,是一个团队努力的成果,也是个人成长的精进历程。不知道多少日夜里,与数据和图纸作伴;在风雨中前行,踏过泥泞的路;在艳阳高照时,脸上的沙土与汗水相融,仍在坚守岗位。在这“战场”上,一个又一个身影汇聚起来,印刻在土地,镌刻在心间……

最近一段时间,项目部有组织新员工去往现场参观学习。我在其中观摩到了很多高新技术设备,了解到了整个项目完备的施工工序,也算是切身体会到了一线建设者的不易与坚守。

试验室的各种仪器、钢筋加工场的每个钢筋笼、施工现场的挖机吊车……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职责和使命,不同施工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大国工匠,一直是我们所敬佩的形象;匠人精神,道出了无数工匠的坚守与初心。现在,他们就在我身边,非常有幸现在的我有机会走进他们的世界,以后也会更有能力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大众听。

和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比起来,真正到现场采写过后写出的稿件才更真实、更有故事感、更吸引感染人,这是我近期通过实践得出的。我的专业是新闻,但我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是写稿,在慢慢了解施工技术、学习接待礼仪、掌握工作技巧后,总有一天我可以独当一面。多元化的工作需求需要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要能写、会说、善拍、懂应变,而面对未知,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正如同上阵的士兵需要时刻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

在宿迁这片土地上,10年前的徐盐铁路建设有中交人的身影,10年后的潍宿铁路项目中交人再续前缘。什么是青春?一代又一代中交人给出了同一个答案:正值大好年华,当脚踏实地、投身到建设一线去磨练意志;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乘风破浪。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傍晚,站在潍宿铁路项目部门前,似火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与背后的中交蓝相辉映,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我相信,青春将在宿迁这片热土,绽放出无比绚烂的花。(谢楠)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