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宿迁市洋河新区仓集镇仓集社区往南步行约600米至淮徐高速公路段,可以看见一条新高速从盘根错节的仓集枢纽中“射出”往西南而去,这便是盐城往洛阳高速公路全面贯通的“最后一公里”——盐洛高速。
盐洛高速项目路线全长38.18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盐洛高速SS-1标段线路长度为8.1公里,包括仓集枢纽、屠园互通,以及范围内路基、桥梁、涵洞及附属工程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党员勇当堡垒守护者、技术创造者、最美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要攻坚就自动自发地冲在最前面,践行对企业的忠诚担当,展示二航人的大国工匠精神。
一场慷慨激昂的“交响乐”
2021年11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工程建设临时用地相关文件,对工程建设临时用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项目党支部书记陈会明迅速成立了“征地拆迁”工作小组,谋划、组织、协调、推进、开展工程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领党员深入一线,奔波于12个社区调查研究,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4个备选方案的编制,得到了当地交通运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经过多次遴选和谈判,最终率先敲定中扬镇毛集村集体土地作为“三场”建设地址。
“这个项目是我们在宿迁市第一个高速项目,大家要迎难而上,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回家过年。”2022年1月26日,项目党支部生产委员王洪章在“三场”建设推进会上说。为了更好地把控施工局面,他长期驻守一线,以实际行动作表率,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天的“碰头会”风雨无阻,每周的“周例会”从不缺席,多方协调解决施工现场各项交叉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全员努力,攻克一项项难关,解决一项项问题,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占地约210亩的“三场”建设,为项目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中扬镇五河河畔,盐洛高速SS-1标“三场”如今已经是热闹非凡:
在钢筋加工配送中心,钢结构基础框架已然搭建完成,工人们在4台登高车的辅助下,爬上十米高的棚顶,悬空坐在一根横梁上安装钢结构,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被一个个身材苗条的巨人托举着;
在混凝土箱梁预制中心,6台挖机正在一斗斗地挖掘条形基坑,3台混凝土罐车正在给白天挖好的基坑浇筑台座基础;
在混凝土配送中心,混凝土泵车正在给6个大料灌基础浇筑混凝土,放眼整个“三场”,多台工程运输车在场区内外来回穿梭,夹杂着场区内各种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聆听一场慷慨激昂的“交响乐”。
科技创新善作为
做好工程服务,光靠满腔热情不行,必须在专业技能上不断突破,让研发成果和技术应用于现场、服务于客户,才能完成既定目标,得到客户的好评。党员国璟(项目首席质量官)是个技术控,是前沿技术最直接的应用者、体验者,也是“科技创新,技术支持”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带领技术团队在盐洛高速牵头设计建设了中交二航局三公司首座移动台座式新型预制场。
在从事之前两个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时,国璟发现预制场生产过程中的两个大问题很难解决。第一个是预制场的产能达不到计划目标,主要是场地上龙门吊之间的相互干扰,导致施工经常中断,还有就是受天气影响较大,下雨就无法浇筑,并且通过加人加模板的方式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第二个是模板拆除时导致成品损坏,现场采用人工敲、砸的方式松动模板,很容易造成缺边掉角,并且造成模板变形,影响外观质量。这两方面对预制生产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为此他也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初步想法是,龙门吊移动会导致相互干扰,那就不移动龙门吊,移动预制台座;人工拆模会造成成品损坏,那就使用机械式拆模,根据这个思路,他编写并发表了一篇新型梁场的论文。后来到了盐洛高速,这边预制箱梁的数量较多,并且箱梁的预制是在整个工程的关键线路上,不允许出现偏差,所以他在项目前期策划会上汇报了相关思路,得到三公司认可后,与技术团队深入设计并建设了一座新型预制场。预制场采用移动台座式底模和液压侧模,并且生产浇筑区采用大棚封闭不受下雨影响,实现了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提高了底模的周转速度,模板安拆高效且不损坏成品外观,占地面积也较小,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都得到提升,在预制工程量较大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不仅如此,他还将3.2万根水泥搅拌桩工艺变更为轻质泡沫土工艺,施工速度更快,施工质量更容易管控。同时,针对盐洛高速穿越国家二级生态保护区,环保要求特别高,技术团队针对灰土便道污染大、复耕难的问题进行了装配式移动便道的研究,针对路基边坡下雨冲刷污染的问题进行了防水边坡的研究等等,不仅解决了项目实际问题,更达到了用科研创新服务项目高质量推进的效果。
夜幕下的逆行者
2022年3月30日凌晨1点半,陈会明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洋河新区仓集镇紧急征集核酸检测志愿者。若不是事态严峻,镇政府不可能凌晨发起倡议。曾经亲历哈尔滨疫情的他深知十万火急,分秒不能耽搁,立马从床上翻起来,与班子成员简单通气后,面向全员发出号召,仅用了十分钟,所有党团员集结完毕,按照政府的总体部署,穿上蓝马甲,奔赴各个检测点,助力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走上街头,劝导当地居民按要求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排队等候。同时,为保证当地居民能顺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预约码,志愿者们细心地向他们讲解如何使用二维码预约,对不会使用智能机的居民,帮助他们扫描身份证,录取信息,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
“我是党员,只要有需要,我就来!”项目部党员干部这样说道。在仓集镇核酸检测点,项目部蓝马甲志愿者服务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们与执勤民警查两码,测体温,一同引导群众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他们逆行的身影成了“疫”线上一道“蓝色”的靓丽风景。
“伯伯,请戴好口罩。”“请大家保持1米距离……”在多个核酸检测点,都有蓝马甲的身影,志愿者们时刻提醒前来核酸检测的居民们做好安全防护。
“他们耐心又细心,不仅帮我们登记身份证信息,还教我们扫码预约核酸检测。”当地年龄较大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颤颤巍巍地走进核酸检测点,看到这一幕,蓝马甲志愿者朱嘉辰主动上前搀扶,并引导通过“绿色通道”优先进行核酸采集。采样结束,老人连声感谢,并向小朱竖起大拇指。
戴好口罩、一米距离、一声问候。蓝马甲志愿者暖心有爱的一举一动传递出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更是一份必胜的坚定,他们身披“中交蓝”,与“警政蓝”携手同行,在面对疫情这场博弈,喊出了“疫情防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口号,在核酸检测第一线,尽情展现“蓝马甲”诺言,彰显央企担当,携手共绘“平安蓝图”。(黄敏 付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