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公里的扬子江,像一条舞动的蛟龙守护在江苏土地,中交二航局“种爱秀桥品牌建设团队”在这里架天堑虹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南京浦仪公路西段大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的注脚都有他们的名字。近10年来,他们肩负天堑变通途的架桥使命,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创新突破,架起一座座品牌桥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技术创新助推中国桥梁刷新世界纪录,在江河湖海之上不断擦亮二航“桥品牌”。
先锋科技造创新桥
如果给常泰长江大桥贴上一张标签,“创新”再恰当不过了。常泰长江大桥的创新目标不仅仅是建一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桥梁,更重要是实现最高桥塔、最大主跨、最高强度拉索、最大水中沉井基础等关键技术突破。
设计创新带来的是技术挑战,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智能气举取土集群控制系统,实现了沉井“可视、可测、可控”下沉,2021年高质量完成了主塔基础沉井施工,实现了四个“世界首创”的首个突破,即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首创“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此外,针对传统钢筋施工存在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大、安全风险高、工程品控难等难题,“种爱秀桥品牌团队”构建了钢筋部品工业化智能建造成套技术及装备,通过钢筋单元件智能加工、钢筋片体自动化成型、钢筋块体机械化成型、钢筋部品组拼及安装等工艺,改变了塔柱钢筋传统施工模式。2023年10月,350米的最高桥塔的成功封顶,顺利实现第三项世界首创。
如今,团队自主研发的QMD-2000型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在长江上持续作业,这座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正在向着合龙冲刺。
匠心标准造品质桥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种爱秀团队积极落实“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精细化施工活动,通过对质量通病治理,强化实体工程质量控制,混凝土各项耐久性指标均满足《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要求。组织制定《常泰长江大桥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实现管理、质量、安全、信息协调统一。
得益于此,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主体结构工程共计842根钻孔灌注桩检验检测关键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超声波检测均为I类桩,完美实现业主设定的桩检测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2023年2月,项目获评江苏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
2023年12月22日,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天星洲专用航道桥率先合龙。全桥采用1200多根不同长度和类型的杆件,合龙口杆件多达26个,形成14个合龙点,每个点都需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要求高。
在这场攻坚战中,建设团队研发拱桥监控系统和3万吨级调位控制系统,布置518个智能传感器,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最终合龙误差不超过两毫米。
建桥育人造人才桥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桥品牌团队的领军人物,种爱秀深知人才对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致力于将项目打造为“大跨度桥梁人才孵化基地”,系统性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团队制定了《依托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群培养人才方案》,每半年进行至少一次人才梯队梳理,推动人员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晰,管理队伍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团队先后3次获评江苏省工人先锋号,2次获评泰州市工人先锋号,以及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匠心筑路团队”、中交集团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湖北省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泰州市五四青年奖章、泰州市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项目是“大跨度桥梁人才孵化基地”,那么创新工作室建设便是集聚英才的“强磁场”。
“种爱秀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4月揭牌成立,主要核心成员18名,其中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6人,致力于以大型桥梁工程为主的技术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创新研究。
雄厚的人才实力,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申报各类专利共计91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取得软件著作权7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江苏省创新工艺大赛二等奖1项,中交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交集团发明专利奖各1项、中国交建品质工程“微创新”优秀成果2项,各类BIM创新大赛7项;取得省部级工法7项、QC成果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7篇,编制团体标准5项。
如今,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中交二航局“种爱秀桥品牌建设团队”正努力向跨江大桥建造顶尖技术发起攻坚,力争打造行业内知名建桥团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未来,为二航局“桥品牌”建设增光添彩,在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先锋科技造创新桥
如果给常泰长江大桥贴上一张标签,“创新”再恰当不过了。常泰长江大桥的创新目标不仅仅是建一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桥梁,更重要是实现最高桥塔、最大主跨、最高强度拉索、最大水中沉井基础等关键技术突破。
设计创新带来的是技术挑战,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智能气举取土集群控制系统,实现了沉井“可视、可测、可控”下沉,2021年高质量完成了主塔基础沉井施工,实现了四个“世界首创”的首个突破,即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首创“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此外,针对传统钢筋施工存在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大、安全风险高、工程品控难等难题,“种爱秀桥品牌团队”构建了钢筋部品工业化智能建造成套技术及装备,通过钢筋单元件智能加工、钢筋片体自动化成型、钢筋块体机械化成型、钢筋部品组拼及安装等工艺,改变了塔柱钢筋传统施工模式。2023年10月,350米的最高桥塔的成功封顶,顺利实现第三项世界首创。
如今,团队自主研发的QMD-2000型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在长江上持续作业,这座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正在向着合龙冲刺。
匠心标准造品质桥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种爱秀团队积极落实“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精细化施工活动,通过对质量通病治理,强化实体工程质量控制,混凝土各项耐久性指标均满足《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要求。组织制定《常泰长江大桥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实现管理、质量、安全、信息协调统一。
得益于此,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主体结构工程共计842根钻孔灌注桩检验检测关键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超声波检测均为I类桩,完美实现业主设定的桩检测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2023年2月,项目获评江苏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
2023年12月22日,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天星洲专用航道桥率先合龙。全桥采用1200多根不同长度和类型的杆件,合龙口杆件多达26个,形成14个合龙点,每个点都需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要求高。
在这场攻坚战中,建设团队研发拱桥监控系统和3万吨级调位控制系统,布置518个智能传感器,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最终合龙误差不超过两毫米。
建桥育人造人才桥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桥品牌团队的领军人物,种爱秀深知人才对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致力于将项目打造为“大跨度桥梁人才孵化基地”,系统性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团队制定了《依托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群培养人才方案》,每半年进行至少一次人才梯队梳理,推动人员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晰,管理队伍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团队先后3次获评江苏省工人先锋号,2次获评泰州市工人先锋号,以及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匠心筑路团队”、中交集团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湖北省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泰州市五四青年奖章、泰州市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项目是“大跨度桥梁人才孵化基地”,那么创新工作室建设便是集聚英才的“强磁场”。
“种爱秀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4月揭牌成立,主要核心成员18名,其中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6人,致力于以大型桥梁工程为主的技术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创新研究。
雄厚的人才实力,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申报各类专利共计91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取得软件著作权7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江苏省创新工艺大赛二等奖1项,中交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交集团发明专利奖各1项、中国交建品质工程“微创新”优秀成果2项,各类BIM创新大赛7项;取得省部级工法7项、QC成果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7篇,编制团体标准5项。
如今,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中交二航局“种爱秀桥品牌建设团队”正努力向跨江大桥建造顶尖技术发起攻坚,力争打造行业内知名建桥团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未来,为二航局“桥品牌”建设增光添彩,在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