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丹江口上定盘星

发布时间:2022-09-06阅读次数:

2021年12月30日,丹江口特大桥主塔封顶,周范武拎起办公室角落的三脚架,一把搂起崭新的黑色圆柱形帆布包,向外奔去。


作为中交二航局十淅高速项目部负责人,周范武以沉着、冷静、敢于担当的领导风格,而被同事称为丹江口上的“定盘星”。而这一次,他的动作有些急。


帆布包包裹着一台高倍率望远镜。“199米高的主塔是丹江口水库的制高点,能清晰看到武当山的‘金顶’,就为了这一刻。”这是周范武自2006年毕业以来参建的第一个桥梁项目。洛湛铁路、贵州凯里公路、京新临白高速……铁路、公路、隧道,他经历的项目平均“海拔”都不高。


建桥是人生第一次,在丹江口水库上建桥更是第一次!60米的水库深度,一变再变的桥型设计,严苛到极致的环保要求,周范武选择直面挑战。每当主塔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他都会带上自己的“望远镜”,一览塔下缱绻的仙境峰峦和如画的宁静库区,在脑海中记录头一座桥梁建设的点点滴滴。


在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建世界最大跨径的部分地锚式组合梁斜拉桥,“对别人可能是挑战,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不断去突破。”周范武语调平静得像库区的水。正是这样从容处之的态度,驱散了项目部年轻同志心中潜藏的,头一次建世界级大桥的焦虑。


大家都说,周范武在,丹江口特大桥的“定盘星”就在!


与水位赛跑

把水下工程“搬”到陆上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位于汉江主河道两岸U型峡谷地带上,一面临山,一面临水,根据设计要求要在35度的斜坡上“种下”主墩,其主墩承台一般会选择水下围堰这种常规形式。但这一次,周范武却没有选择这种更加稳妥的形式。


2018年底,当大部分技术人员还沉浸在第一次建桥的“喜悦”中时,周范武已经将丹江口水库的历史水文资料了解得清清楚楚。他发现,从2018年1月开始至5月,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到死水位149.3米,这也是5年来的最低点。而原本应该在9至10月到来的秋汛消失,让水库进入下一个枯水期。


能不能变水下施工为陆地施工?在褪水的山体上建一座重力式挡土墙,将桩基施工面围起来,前提是跑赢涨水期1天1米的高差。“特大桥承台底标高为160米,承台顶标高为166.5米,我们要赶在5月气象拐点前完成标高160米的挡土墙。”周范武默默算了一笔账:“挡土墙+单壁钢围堰的工期、造价远低于用水上双层钢围堰,人工、船只、钢材都能节省下来,还不会污染库区,这个方案可行。”


但在随后的2个月里,考虑到工期和整体安全,2次内部专家评审都否决了这一方案。


在2019年5月的第三次评审会上,一向稳重的周范武再也坐不住了,他拍着胸口说:“业主已经表达了支持,再拖就要错过气象窗口了,有任何问题我来承担!”


方案通过!此时,整体水库水位标高比挡墙标高仅低一米。周范武却早已做好了计划,没有便道,他当天就安排船只从水上运输原材料,人员均徒步进入现场。


当年5月10日,挡土墙混凝土开始浇筑,周范武就每天在现场督战,协调人员、设备。为了摸清山体下部的地质情况,加快施工进度,他甚至带领技术员下到50多米深的孔底。水位涨1米,挡土墙就涨1米,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7月……


“我们兑现了160米的承诺,挡土墙完工还比水位线高出1米,大大缩短了工期。”周范武依旧从容,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态度已经成为了项目部年轻人心中的榜样。


不断进取

职业生涯驶入“快车道”

2021年4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等主管部门到项目进行安全检查,由周范武主导创新的新型T梁被打上了“本质安全”的标签,在湖北省内的公路项目进行大范围推广。


对周范武来说,灵感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日积月累、不断钻研的结果。


从2008年调入贵州凯里公路项目,他的职业生涯就进入了“快车道”,仅三年就成为项目副总工。


长沙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刚到项目就被分配到了质检部,尽管专业不完全对口,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工资无所谓,只要能学到新东西!”凯里高速的新梁场就要开始了,项目经理和书记还在掰着指头讨论新梁场场长人选时,车后座的周范武探出头:“经理,让我试试呗,做得不好您多带带!”此时,领导班子正因为找不到梁场负责人而急得直挠头。


当年,从质检到梁场生产管理,周范武没少挨经理的骂。但巨大的压力反而成为周范武的学习动力。“专业不对口,我就去那时网络上最火的筑龙论坛搜解决方案,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下载一次规范文件是2元。”每天深夜12点到凌晨2点的两个小时,是他收获最多的时刻。


至今,他的办公室书柜里,除了大量的技术论文专辑外,还在右下角整齐地摆放着两本书,一本是《钓鱼入门》,一本是《摄影构图指南》。在2017年调入五分公司京津冀片区负责经营工作后,为了拉进与各类客户群体的距离,除了标书和技术方案的研究外,他还多了一门“生活课”。“出身在贫困县,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十分奢侈,但只要对工作有用,我就会去了解。”


厚积薄发

工艺创新终“变现”

成为丹江口特大桥项目负责人,正是他十余年的积累迎来“变现”的时刻。


以前的T梁制作过程十分繁琐,8块大模板,若干个小模板,拼装后进行浇筑;脱模时,需要工人一锤又一锤地将模板“暴力”拆除。“拆卸模板出现倾覆、挤压伤人的情况不在少数,而且多次拆模会让模板出现自然损耗,T梁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周范武告诉记者。


这一次,他找到了2008年在贵州凯里梁场合作的武汉华安峰源钢模制造公司,并向老板提供了初步的改造方案,即打造一套30米长的整体模板,并配置行走和液压等系统,让其能实现自动行走、自动合模和拆模等工序。


这是一个脱胎于铁路箱梁模板的点子,在洛湛铁路工作期间,周范武留意过铁路箱梁的模板制作流程,由于箱梁内部构造简单,所以模板制作起来也十分便捷。“T梁内部众多的横隔板是我们面临的唯一困难。”周范武说。


30米的模具坚如磐石,在实验脱模的过程中,出现了横向隔板处模板不能自动回缩的情况。周范武结合经验判断,液压系统动力不足是直接原因。“既然动力不足,我们就给它加一个力。”他提议。


经过分析比选,项目团队决定在每个横向隔板处安装一个反向千斤顶,在脱模时助力模板回缩。安装完成后,模板顺利实现脱模,新型模板正式投入使用。原来需要8个人操作的模板,现在只需要3个人,而且抡大锤的体力活儿被省去了,工序更加安全、快捷。


“太棒了,现在模板会自己‘变形’。”“6个小时1榀梁缩短成1个小时!”……工人们现在已经离不开这新型模板,而最终预制完成的578榀T梁经过多方联合检测,均达到了A级标准。


2022年4月,周范武站上了丹江口市总工会的领奖台,沉甸甸的丹江口市“五一劳动奖章”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