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广珠城际铁路新民村特大桥下,一辆时速250公里的列车从头顶飞驰而过,中江改扩建项目副经理邬良玉定了定神。马上就要进行桩基施工,如何让扩建的高速公路高架桥安全穿过正在运营的城际铁路特大桥,让他感到巨大压力。
二航局承建的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横跨江门市,全线长6.7公里,工程内容是将原来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成双向八车道。其中扩建高速的长围高架桥,下穿正在运营的广珠城际铁路新民村特大桥。扩建前,长围高架桥左幅边缘离新民村特大铁路桥桥墩8.56米,扩建后增加两个车道,左幅桥梁边缘离城际铁路桥墩仅1.06米,比设计允许的安全距离仅仅多6厘米。
2021年9月长围高架桥左幅即将进入下构施工,原方案采用冲击钻钻孔。“桩基施工对铁路桥墩会不会产生影响?”项目常务副经理何军立即组织技术管理团队讨论。会上大家争论不休,左幅6根10至12米不等的桩,最近的桩基边缘距离铁路桥墩只有5.2米。 “这么近距离用冲击钻,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邬良玉说,“如果采用常规冲击钻钻孔,有可能会使铁路桥墩产生沉降。”最终,项目部研究决定采用震动小的回旋钻取代冲击钻。然而施工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10月,在进行离桥墩5.2米2号桩基施工时,孔口位置突然出现塌陷。何军惊出一身冷汗,立即赶到现场,在现场通过与柱状图对比,发现塌陷位置地质条件良好,无易塌陷地质情况,这让何军慎重起来,桩基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易发,且此位置不容出任何问题,作为一名从技术口出生的人员,经验告诉他需要立马进行处置,在同步分析问题的同时,他首先安排工人采用直径1.5米,厚1厘米的钢护筒及时跟进保护成孔,避免了塌孔现象产生,同时对周边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技术分析,是否有其他问题发生,经过几轮分析,发现是因泥浆浓度比重较低、孔口被洗刷而造成的孔口塌落,并不是孔内塌陷,这才让他放心了下来。为防止类似现象发生,项目部在施工范围内安装两个视频监控适时监测铁路轨道静态几何形状;地面沉降、地下管线下沉和变形、地表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等,桩基施工全部完成时,铁路桥墩实现零沉降。
2022年1月,即将进入现浇施工。一般市区高架支架施工,只需场地硬化即可,允许变形在2毫米内,但下穿铁路桥丝毫变形都可引起无法预测的结果。长围高架桥扩建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但现有的地基能够保证下穿铁路桥施工安全吗?同时周边为礼乐街道办第一渔村停车场位置,第一渔村在当地非常出名,饭点时间车流量非常大,此地基与现浇支架同为一个基础,在车流量巨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对现浇支架基础造成影响、出现变形,这无疑也打了一个问号。项目常务副经理何军带领技术团队认真讨论测算,结果并不理想。“现有的地基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必须进行加固。”邬良玉说道。项目部决定加大投入,在地基上打入12根直径60厘米,18至20米不等的微型桩,然后在微型桩上做桩帽和连梁,再搭盘扣支架。整个支架现浇过程,地基实现了零沉降。
穿越正在运营的城际铁路,必须认真对待施工每一个细节。2021年12月17日,受台风“雷伊”和冷空气影响,江门市刮起7至9级大风,下起中等大雨。此时项目已经停工。忽然,业主巡线员给邬良玉打来电话,让他马上赶到长高围高架桥下处理养护薄膜。长高围扩建高架桥处于广珠城际高铁的正下方。邬良玉不敢怠慢,拿起安全帽就往外冲。15分钟后,他赶到现场时,业主巡线员已经在那等他了。原来墩柱上的养护薄膜被台风吹起一角在风中摆动。“对养护薄膜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前我们估计得不充分,警惕性不够。” 邬良玉介绍道,“如果飘起的薄膜飘到城际铁路上方的接触网,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邬良玉赶紧叫来工人一道将养护膜绑缠密实,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现场杂物。
除此之外,铁路桥墩也是项目重点关注对象。“我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着铁路桥墩。” 邬良玉说道。施工前他安排工人在新民特大桥桥墩外侧围了一圈1米多高波型护栏,用9厘米厚的橡胶垫把桥墩从底部到顶端缠绕几圈,混凝土墩瞬间变成了橡胶墩。“即使有小的碰撞,也会安然无恙。” 邬良玉自豪地说。
2022年6月,扩建的长围高架桥成功穿越广珠城际铁路新民村特大桥,为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业主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