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降水箱’很好用,有了它,就不用担心泥水从注浆孔喷出来了!”中交二航局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项目技术员崔孟雷回忆项目建设时的注浆作业感叹道。
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全长6.13公里,于2022年11月正式开通运营。盾构掘进过程中,如何解决注浆孔冒水问题是项目团队面临的一大要紧事。
“每次注浆都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被喷得满身泥水。”当盾构机掘进至翠新区间左线200环柴山硬岩段山体时,崔孟雷更是不由得捏了把汗。该段山体岩石类型多样,且基岩裂隙水含量丰富,发生涌水的可能性极大。做好准备工作后,崔孟雷将注浆阀拧开,突然一股地下水从注浆孔喷涌而出。他立即连接水管将水排至隧道底,以此降低管片外侧水压,减少水量汇聚至土仓,并防止螺旋机喷涌,1个多小时之后,水量才得以减少。
面对每次排水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操作繁琐,影响进度和安全的情况,项目总工吴道沅组织项目技术团队召开研讨会,崔孟雷提出了研究一种移动降水装置的想法,得到一致赞同。说干就干,经过10多天的努力,一套用于隧道盾构施工,方便快速降低地下水位的系统顺利诞生。这套系统被安装在掘进盾构的台车上,可通过管路实现管片外侧承压地下水与台车污水箱的实时联通,管片外侧排出的水进入水箱后,启动水泵将水输送至污水箱,从盾构污水管排出隧道。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还可以减少盾构机后方来水水量,减少螺旋机喷涌。
然而到了实地测试阶段,吴道沅又头疼起来。仅仅一个打开电源的动作就需要崔孟雷在近3米高的水箱爬上爬下七八次,过程中还存在由于电源打开不及时导致水溢出水箱的情况。为此,吴道沅决定在水箱内部加装一个传感器,使之与水泵连接,在地下水含量较少或排水前期,传感器位于水面之上,水泵则不运行;在地下水含量较多或排水后期阶段,水箱液面上升与传感器接触,水泵便开始运行,排水自动化终于得以成功实现。同时项目部又架设一条PVC管道,将清澈的基岩裂隙水直接排到地面循环水池进行循环利用,节约6万多元自来水费。
如今,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已经正式开通运营,该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据记者了解,这是中交二航局工会近年来开展“五小”活动的丰硕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