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香港新六宝典资料

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通讯

新闻中心>新闻通讯

【质量月】智慧+汗水,化黑泥为沃土

发布时间:2021-10-08阅读次数:

智慧+汗水,化黑泥为沃土

 

武汉金银湖水环境整治施工过程中,从湖底清理出了大量黑臭底泥。这些底泥在雨水排口附近,随着降雨逐渐沉积了大量污染物,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周边老百姓苦不堪言。如何妥善处置这令人厌恶的黑臭底泥是放在项目人员眼前的一道难题。

 

淤泥虽臭,却是香养料

湖底淤泥虽然黑臭,但是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盐,可以改性作为绿化种植土,用作生态护坡,实现废物利用,一举两得。技术中心执行总经理张国志施工现场了解项目难题后,出了自己的建议,让大家豁然开朗。

这个方法很好,可以解决项目燃眉之急。但是使用什么工艺改性黑臭底泥,有没有合适的改性剂?三湖项目总工王龙涛提出了新的问题。

黑臭底泥主要缺陷在于,加入合适的固化剂,配合晾晒氧化处理,可以得到改善。技术中心有固化材料和土壤改良相关研究人员,相关技术成熟,可以一试。说完,技术专家陈文峰回到技术中心,召集材料和环保团队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开展黑臭底泥环保固化处置研究。

为了保证底泥固化材料的环保和有效性,研究人员收集了市面上已有的固化剂材料,开展了二十余组对照实验,发现大部分材料存在碱性强、含盐量高的缺陷,使用底泥可能会造成土壤板结和碱化,不利于植物生长。底泥固化剂研发一度陷入僵局。“我接触到的一些工业废弃物成本低、碱性弱,如果采取合适的配比,可以作为底泥固化剂。”团队人员李世汩提出了新的研发方向。受此启发,团队中专注材料研究的陈飞翔经过数十种材料的挑选和配比优化,在实验基地成功研发出新型低碱性环保底泥固化剂。

 

我能湿,但材料不能湿

虽然配方和工艺有了,但是底泥固化剂的试验性量产却遇到了难题。工业废弃物不是常规商品,粉尘运输也存在困难,厂家一开始不愿意对外销售。陈飞翔联系好货运车辆亲自前往厂家找到生产负责人,经过多次协商沟通,终于在凌晨12点将二十余吨原材料运至实验基地。由于原材料潮湿,团队成员明鑫守在实验基地场地内进行翻晒。原材料晾晒期间,天气突降暴风雨,明鑫赶紧冲入雨中,将原材料用雨布盖好,自己则全身淋透。“我能淋湿这些材料可不能湿。”明鑫望着原材料说到。材料备齐后,大家协同合作将数种材料精确称重、拌制得到底泥固化剂成品。

拿到首批底泥固化剂产品的当天,正值武汉高温季节,但是为了尽早完成底泥处置,陈文峰带领研究小组成员奔赴项目一线,在烈日下指导底泥原位固化施工,大家都忙得汗流浃背,期盼自己研发的固化剂能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完成后,经过现场检测发现,底泥含水率降低至40%以内,强度大幅增加,黑臭消失,并且土壤呈弱碱性,没有板结现象,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标准,氮磷钾等养分丰富,黑泥成功变身肥沃的绿化种植土。得到这一结果后,研究人员的心终于放下了。

 

提质增效,化黑泥为沃土

“按照常规外运方式处置底泥,一方底泥得花费近百元,重新购置一方绿化种植土又得花费五十元。采用咱们自己研发的底泥固化剂,每方底泥处置成本不到常规处理方式的四分之一,每吨底泥综合处理费用节省近百元,并且实现底泥与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化黑泥为沃土,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三湖项目总工王龙涛骄傲地向大家介绍。

现在,金银湖岸边已经长满景观绿植,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色,来湖边休闲娱乐的行人也越来越多。陈文峰和他的研究团队带着新型低碱性环保底泥固化剂,在其他环境治理项目中继续开展试验和推广,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持续为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撰稿人:夏新星

摄影人:李世汩

审稿人:骆钊、陈文峰、罗红梅、冯先导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